余利区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82|回复: 1

“网络爆破”绝非恶作剧这么简单,已经构成犯罪!

[复制链接]

4

主题

5

帖子

1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3
发表于 2023-1-13 11:54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一、“网络爆破”致人猝死
10月28日,河南新郑市三中女教师在家中上网课时遭遇“网络爆破”,下播后意外猝死。其女儿称,母亲在去世前的网课直播中多次受到恶意干扰。11月2日,当地教育局发布相关情况的通报,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。
二、“网络爆破”不是偶然
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,不少学生在网课过程中都曾遭遇过“网络爆破”。社交平台上也存在着“网课爆破”“爆破组”“禁止网课”等小组,人数众多。当记者卧底进入相关群聊,询问“爆破手”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,他们不约而同的回答到:“好玩!”


三、“爆破手”们小心引火烧身
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规定,网络用户、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诸多“爆破手”擅自进入网课房间,将自己的身份信息隐藏在网络面具之下,借助骚扰信息扰乱网课进程和秩序,侵犯了师生的名誉权等民事权益,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。此外,“爆破手”们借助骚扰信息扰乱网课进程和秩序,涉嫌违反我国刑法规定的侮辱罪和寻衅滋事罪,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所谓“爆破手”们小心引火烧身。
四、杜绝网络暴力,从你我做起
“网络爆破”是指在这个网课常态化的当下,网课会议号和密码泄露后,不法分子伪装身份,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,通过强行刷屏、传播淫秽视频和骚扰信息等极端手段,恶意干扰网课秩序、会议秩序的行为。网络爆破作为网络暴力的一种新形式、新样态,借助未成年人的“反骨”心理病态蔓延。试想,今天这些人处于“好玩”“恶作剧”的心理进行网络爆破,万一在未成年人中形成一股“新潮流”,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。网络暴力从来不是一种亚文化,“爆破手”更不是一种光荣的称号。他们的集体狂欢就像小丑作秀一样可怜。杜绝网络暴力,应从你我做起。


作者:郑州大学法学院朱宸岩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3-1-13 11:55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写的真好[机智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云顶设计嘉兴有限公司模板设计.

免责声明:本站上数据均为演示站数据,如购买模板可以上DISCUZ应用中心购买,欢迎惠顾.

云顶官方站点:云顶设计 模板原创设计:云顶模板   Powered by Discuz! X3.4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