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利区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88|回复: 1

买基金前必须直面的三个问题—基金投资科普系列(二)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4

帖子

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7
发表于 2022-12-1 17:10:5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前系文章可参考小谜财经行:一文搞懂股票基金分类—基金投资科普系列(一) (更多内容可关注公号:小谜财经行)
本期主要分享筛选基金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,以及一些基金的参考因素,基本上可以覆盖在选基金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,并从实战的角度去考虑可能出现的非基金自身性问题。
本期从三个维度去考虑如何筛选基金:投资者自身的情况、基金本身的数据情况以及市场环境。
投资是将自己的财富放到某一产品上,并期望通过这一产品能够产生收益,这个过程涉及到人和产品的参与。
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,会遇到各种问题,有市场的问题,比如市场处于牛市环境还是熊市环境中;有产品自身的问题,如我们最关心的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;此外,我们还需要考虑投资者自身的问题,比如资金来源,风险偏好等。
一、投资者的角度

投资者的角度而言,我们需要考虑四类因素:资金的来源,投资者的风险收益态度,投资的期限和目的,以及对于投资资产的组合倾向四大类。
1.资金来源

我们可以将投资者的资金划分为两类:
第一类是存量资金,即我们现在手上可以调用的资金,比如十万元的银行存款,这些资金都是随时由我们支配的。
第二类是增量资金,也即未来稳定的现金流,如每个月的工资,这些资金流一般确定性比较强。
因此,我们用以投资的资金就有以下两类:
①是存量资金,如存款、拆迁款、遗产等,这类资金的特点就是金额大、期限长,可以用于长期投资。
②是增量资金,如工资收入、租金收入、经营分红收入,这类资金特点就是流量稳定、可持续性强,除去日常开支外能定时定量用于投资理财。
用于投资理财的部分必须是长期资金,最好3年以上不会支取。
所以在确定这笔可投资资金之前,需要扣除近期可能发生的大额开支,可以存入银行、T+0理财或其他短期存款,从而才能确保投资本金的完整性并获得一定的收益。
除此以外郑重建议不要用借来的钱做长期投资,投资始终伴随风险,而拆东墙补西墙式投资则会给自己增加双倍风险。
合理支配自己的资金情况,子弹的来源和多少将会决定你后期投资的心态,良好的心态才是决定你投资获得收益的关键。在此基础上你才会考虑子弹打向哪里(买什么基金)的问题。
2.对待风险和收益的态度

这里的风险偏好是我们能够承受亏损的态度,一般可以分为C1-C5等级,对于不同的等级,其风险偏好是不一样的。同时,不同的风险偏好对应不同的产品风险,分别为R1-R5。


风险等级实际上是从投资者面对短期波动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划分的,可以反映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是激进的还是稳健的。
如果你最大只能承受10%的亏损,恐怕你的基金组合里股票型基金的权重不应该超过20%,因为在极端情况下股票型基金的最大亏损有可能在50%以上。
另外,心理承受能力最好和投资期限相匹配,如果心理无法承受一定投资期限中带来的波动,则建议缩短投资期限,优先满足心理的需求,再一步步适应市场的波动性并调整心理预期,逐步考虑增加股票型基金的权重。
我们通常要在投资前,反问自己可以承受的投资亏损是多少,如果一个人在给你介绍产品的时候,一直在强调盈利,而不强调亏损,那么你就要小心了。
很多人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亏损都是被动接受的,即虽然会有一定的风险预期,但是市场反应却超乎所料。比如我买了一只股票基金,预期涨跌幅会有10个点,但最后却被套了二十个点,而投资者仍舍不得割肉,只能任其涨跌。
投资者本身是无法预测会亏这么多,基本上这类亏损都是属于被动接受。简而言之,被动亏损即是投资者本身不知道这个基金产品能如此大的亏损,心理根本没有这个准备,只能被动的接受。
而如果你知道某个基金产品的亏损,并且你也能够接受,那么这种情况下,基金产品亏损是在你的预期之内的,此时的亏损是主动亏损
如果我们不清楚自己投资所能承受的亏损是多少,最好的办法是试探性的入手,即先入手风险比较低的债券型基金或者偏债型混合基金,感受下基金亏损的时候,自己心理上是不是能够承受的住。
千万不要做自己不能承受范围外的事情,这不仅会导致你本金的损失,还会影响你的投资心态和信心。
3.投资的期限和目的

在为客户做资产配置的时候,我一般会问几个问题:资金来源、对待风险的态度、投资的期限和目的。了解这四类因素,我基本上就可以选出适合客户的产品。
其中投资期限和目的,决定了资金具体分配到什么类型的资产上。投资的期限,就是我们这笔资金可用于投资的时间长短,时间越长,那么可能投资到权益资产的比重就会越大。而投资的目的就是资产是为了增值还是保值。
那么在投资的过程中,你需要反问自己一个问题:你的投资风格是激进的还是稳健的?
①如果是10年以上的投资计划,比如为养老做准备,可以尽管激进一些,大比例配置股票型基金;
②如果是为了孩子教育,投资5年到10年,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债券;
③如果是3-5年,准备买房,则债券可以配置到50%;
④如果是1-3年,则债券配置就应该更大;
⑤如果是一年以内就要支取的,就应该配置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。
4.了解自身、搭建组合

了解了投资资金的来源、自己的风险特征和投资期限和目的后,我们就可以搭建我们的投资组合了!
在这里我列了一张表,写上了在不同投资期限、风险等级下货币型基金、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配置比例。


比如一个稳健的投资者者打算在5年后买房子,那么可以建议他债券配置70%,股票配置30%。当然,这只是建议,投资是个人的事情,每位投资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投资方式。另外这里的投资产品只包含货币、债券和权益基金,并没有考虑保险等产品。
再说投资期限,一般来说投资期限越长,承受的风险等级越高,则股票型基金配置比例越大。毕竟股票型基金长期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16%,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只有5%,而货币型基金只有2%-3%。
最后,这里只是站在一般的角度去考虑,而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,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情况,同样还需要考虑我们打算投资的金融市场的情况。一般在牛市的尾端,我们是建议少配股票基金、多配债券基金。而在熊市的末端,我们是建议多配股票基金。那么如何判断市场的位置,我们会在后面的分享中详细介绍!
二、从基金本身去考虑

从基金本身去考虑,无非就是希望做到两点:低波动和高收益,之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做资产配置。
考虑因素一般包含基金的成立年限、基金的规模和规模变化、基金的类型、基金的收益指标、基金的风险指标以及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
1. 基金的成立年限

基金的成立年限是指基金的存续时间,即基金从首发到当前的时间,一般我们在研究基金的时候会选择3年以上、5年以上、7年以上和10年基金作为筛选目标。
基金的成立时间越长、对于我们研究基金的特点就更具有参考价值。比如我在筛选基金的时候是偏爱在2018年以前成立的,因为2018年的熊市更能够看清基金的控制回撤能力。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:
如果是行业和指数基金,则一般考虑行业和指数的特点,而不需要太多的考虑指数的成立时间,比如科创50ETF基金。
另外一些比较出名的大佬新基金也是可以考虑的,比如2018年谢发行的兴全合宜。
最后一点,一些存续期长的但是中间换过基金经理的基金需要注意,尽量在当前的基金的存续期内考虑基金的特点,而不是取整段去考虑。
2. 基金的规模和规模变化

基金规模就是说这个基金当前的净资产,基金规模的大小对基金的收益是有一定影响的。基金规模越大,那么对基金经理的要求就会越高,一般情况下,基金规模越大对基金业绩的负面影响就会越大。
我们在筛选基金规模的时候,建议是挑选基金规模适中的,10亿-100亿之内的会比较好。同时,基金规模越高对基金经理的要求越高,船大不容易掉头的逻辑可以很好的表达基金规模的道理。
但是基金的规模过小也要当心,因为规模小容易出现基金清盘的可能。特别是在熊市中,如果基金经理的能力不行,那么小规模基金更容易出现清盘的情况。
同时,我们还要考虑基金规模的变化,对于一些短期业绩比较不错的基金,会出现基金规模的快速扩大,这时候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会比较高,很容易出现基金经理能力与规模快速增长的不匹配的情况。
所以如果看到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,我们就要当心:需要考虑基金经理能力能否匹配规模的快速增长。
此外,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样也会与基金的短期业绩有关系,一般基金的业绩提升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买入,从而推高基金规模。这里可能会有追涨基金的嫌疑,那么此时买入可能会买在高点。
最后,针对不同类型的基金,最优的规模也不一样。
对于指数型基金,考虑的是基金对指数的跟踪情况,那么基金规模的大小其实对基金收益影响不大。
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,基金的业绩与基金经理的能力有很大关系,那么基金规模的扩大就需要考虑基金经理能力能否匹配基金规模。
对于指数增强基金,基金的收益可能与一些打新策略有关系,那么基金规模的提高,会降低基金“增强”的平摊。比如当基金规模是5亿的时候,通过各种打新策略可以获得年化3%的收益,如果基金规模扩大到10亿,那么通过各种增强策略获得的年化收益就会被稀释到年化1.5%。
3.  基金的类型

一般会将基金的类型和基金的风险放在一起去说,因为不同类型的基金会有不同的风险。从货币基金开始,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风险是不断上升的。
货币基金的风险是最低的,一般可以视作没有风险。
债券基金之前我们有说过其特点,将债券基金分为纯债基金和含权益的债券基金,一般认为纯债基金的风险是低于含权债券基金的。
股票基金根据股票资产的占比、股票基金中的风格、股票前十持仓的集中度和股票基金的行业集中度来判断风险。
比如:

  • 股票资产的占比越多,那么其风险相对会高。
  • 股票基金的风格分为价值型、平衡型和成长型,风险一般由低到高为:价值型、平衡型、成长型。
  • 大盘风格、中盘风格和小盘风格,风险一般由低到高为:大盘风格、中盘风格和小盘风格。
  • 前十持仓的集中度,集中度一般越高,风险越大。
  • 股票基金的行业集中度,行业集中度越大,风险越高。
通过以上方式基本可以判断基金的类型和基金的风险等级。
4. 基金的收益指标

买基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盈利,在适合自己的风险特征条件下,自然是收益越大越好。关于收益主要参考的有以下几类:阶段收益、季度/年度收益、超额收益、年化收益和同类排名
阶段收益:一般就是表示在某个时间区间的收益情况,一般我们在软件上可以看到近N年的收益和月度、季度和年度收益,这些都代表基金的阶段收益。
超额收益:基金通常都是有个对标的参考指标,如对标沪深300指数,对标国债指数,那么将相对于对标指数产生的收益称为超额收益。
超额收益是个伪参考,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我们其实更多的是追求绝对收益,绝对收益的涨跌才是我们更集中关注的。
同类收益排名:基金同类收益排名,可以分得出基金相对的收益好坏,一般我们用四分位来对比。如果一个基金,持续都是在四分位排名的前二分之一位置,那么自然是比较优秀的。
同类排名注意两点:一是要同类型排名,不能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去排名,或者更精细点,行业基金和混合基金去比较排名都是不科学的;
二是要看排名的方式,一般我们用阶段排名或者区间排名,阶段排名一般就是比较其近N年的收益情况排名,区间排名就是比较其在月度、季度的排名情况。建议两者结合使用,阶段排名和区间排名都在前二分之一位置的基金为最佳。
5. 基金的风险指标

最大回撤指标指在某一段时间内,基金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跌幅幅度。最大回撤越低,说明基金在控制风险上做的越好。
这里要注意一个概念,最大回撤是在某一个区间内的统计,如一年内最大回撤、五年内最大回撤和历史最大回撤等。在理解最大回撤的时候,需要考虑两个角度:相对角度和绝对角度。
相对角度是相对于其他参考基金或者基准,比如基金A和基金B同属于一类基金,在最近5年的最大回撤上,A明显大于B基金,那么可以说B基金在回撤控制上优于A基金。
通常我喜欢看基金在2018年和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的最大跌幅,并将跌幅与沪深300指数做比较。
绝对角度来看,因为我们买的基金盈亏是实打实的,亏多少就是亏多少,并不是说你买的基金亏的比其他基金少,那么你就不用亏钱。所以绝对收益才是我们投资的真正收益。
考虑到这一点,那么我们在选择目标基金时候,需要考虑的是基金的历史跌幅是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了的?比如某只基金从2018年初跌到2018年末,最大跌幅是40%,那么如果你买在年初,你需要考虑你能不能承受的住持有该基金的亏损。
基金还有其他的风险指标,比如夏普比率和风险收益比,这两个指标都是考虑在承担一单位的风险的情况下,能够获得的收益情况。两个指标整体含义差不多,注意几点:
首先,一定要是同类基金比较,不能拿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对比。
其次,一定要是相同年份的比较,因为不同年份区间的比率一般不会一样。比率越大越好,说明在承担一单位风险的时候,可以获得的收益越高。
6. 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

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是基金研究的核心要素,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和投研实力强劲的基金公司,自然会产生超出平均水平的基金超额收益。
基金公司。投研能力强,公司制度健全的基金公司会使基金产生一定的超额收益,但是这个超额收益多少?怎么发掘是比较难的。
规模排在前20的基金公司就都还不错,当然并不是说越是头部基金公司会越有明显的超额。总之,唯基金公司论不可取!
基金经理。基金经理是基金研究体系中一个比较大的分支,从产品的历史业绩,到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以及生活习性都会有人去研究。
我先说下我个人的看法:我很少去研究基金经理本身,更多的是先去了解我的需求,然后筛选出相关基金后再看看基金经理的代表作品和具体情况。一切都是围绕基金本身,至于基金经理自身的情况不怎么喜欢去了解。
2020年基金疯狂的时候,有几个代表性的人物:易方达的张坤、中欧葛兰和兴全谢治宇,记得有个葛兰的纪录片,专门介绍葛兰每天的作息情况。
就我而言,这其实就是一种网红效应,最近几年,这几位顶流的基金经理都经历了什么?基金产品基本上都是在腰斩,所以,研究基金经理也是需要注意几个问题。
基金经理的能力是一个长期效应,并不是买了顶流的基金经理的基金就可以躺平,稳赚不赔。很多人写基金经理的时候,恨不得把基金经理穿什么衣服,家里几口人都写出来。
对于一个善于编辑的人来说,这往往很简单,想夸一个人或者骂一个人在他们笔下可以轻易操控。
对于我而言,研究基金经理重点看他的历史业绩和历史波动性,我觉得这就足够了。
对于新人基金经理我基本不碰,管他黑马白马,没有业绩验证,说的再花里胡哨都没用,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们选择基金应该重点考虑的呢?回答这个问题可以重点看下下一节。
三、市场环境

从我多年的投资经验看,市场和行业情况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,先择时择品种再择人是我选择基金的重要理论依据!
这里重点说下市场情况对于基金净值的影响,先看一张图


这个图是对比股票型基金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近十几年的走势,股票型基金指数就是我们对所有股票型基金做的一个指数。
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,股票型基金指数的走势是强于沪深300指数的。我们研究其走势,可以发现,两个指数基本是同涨同跌的,也就是说股票型基金的走势是和沪深300指数密切相关的。
这一点其实也不难理解,因为我们知道股票型基金的标的就是股票,所以同涨同跌容易理解。重点是看看股票型基金指数什么时候涨跌,基本可以从沪深300指数上去找参考!
推理下来,股票型基金上涨的的最核心的因素应该是股票市场的涨跌,其次才是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等其他因素。
这一点很重要,投资讲究的就是顺势而为,在股市高点下跌时候,任何牛逼的投资经理(基金经理)都抵挡不住大势的下跌。同样在股市从低点上涨的过程中,基金自然会上涨,不要管什么样的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。
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作用是什么呢?涨的时候比别人多涨一点,跌的时候可能比别人少跌一点。理解了这一点,我们就应该明白,决定基金涨的核心因素是股票市场(股票本身)。
而基金经理和投研能力强的基金公司能够做到的是:在涨的时候选择更优质的公司,涨幅超过同类基金,在跌的时候,控制好回撤,跌的比同类少点!
理解了这一点很重要,很重要!我们经常听到各种鼓吹明星基金经理,但是我们忽略了市场的位置,在高点买入明星基金经理,然后市场一跌,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也扛不住,照样跌!
把这一点铭记于心后,我们就可以很好的把握真正的买卖基金要点:在股市低位的时候不断买入,在股市高位的时候不断卖出。
了解了自己的切身情况,熟悉了基金的基本信息并且深刻理解真正决定收益的市场因素,我觉得就可以很好的为投资基金做了充足的准备了。
剩下的就是怎么去筛选基金,如何做好资产配置和实操了,后文会详细解答这类问题。
<hr/>更多内容可关注公号:小谜财经行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5

帖子

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7
发表于 昨天 17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广告位,,坐下看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云顶设计嘉兴有限公司模板设计.

免责声明:本站上数据均为演示站数据,如购买模板可以上DISCUZ应用中心购买,欢迎惠顾.

云顶官方站点:云顶设计 模板原创设计:云顶模板   Powered by Discuz! X3.4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